醫療險
體外震波碎石技術只要門診就能處理,以醫療險來說,是屬於哪一個的理賠範圍? (實支實付或終身醫療)
一般疾病要獲得理賠,需有住院或手術之事實此例為門診並未住院,因此要視保戶所購買之保險商品條款是否有門診手術,其理賠範圍與項目?及條款中手術的定義為何?做是否給付理賠金的判斷。
有客戶提到,新保單不賠、舊保單賠,如何判斷自己的保單是舊保單還是新保單?舊保單是以哪一個條款去理賠?
保險公司會依主管機關所頒布示範條款修訂保險商品。住院醫療費用保險單示範條款歷年來已修訂多次,通常會停售舊商品,新契約依新示範條款修訂新商品辦理;又,1995年健保局成立,約在2001年左右,保險業開始使用健保局的經驗統計數字來精算住院醫療險的保費,倘若契約條款未規範到的範圍,保險公司亦會參酌精算保費時的費率結構是否核算該項處置項目的成本,或有效契約除原簽訂之契約條款對保戶較為有利者外通常也會依從新從優原則辦理,而採用融通理賠政策。但融通理賠其理賠範圍與項目並沒有記載於保單條款,因此保險公司也有權於日後婉拒繼續給予融通,因此應詳閱本身購買保險商品之條款,保障範圍、給付項目,並向自己的保險顧問洽詢。
新保單真的都不賠嗎?還是有哪些附註條款的有賠呢?
回答同上題,賠不賠要視購買商品之保障範圍、給付項目及對於未規範處是否有通融狀況。一般而言,健保資料將體外震波碎石術歸類為處置,這類療法屬於「治療處置」項目,因此,若某些保單條款載名給付手術保險金,此類「治療處置」可能就不在理賠範圍。治療處置費通常算是雜費的理賠範圍,若購買的保單有開放門診手術雜費項目或保險公司通融狀況是可以獲得理賠的。倘若是通融理賠應看待成沒賠是應該,有賠視為賺到。
醫學技術越來越進步,以前要開刀的、現在門診手術就能解決,但費用多半不便宜,要怎樣挑選?
自從健保局實施DRGs後,為了提升醫療品質並減少浪費,將會減少不必要的檢查、不必要的住院;另外手術科技日新月異,原需住院才能施行的各項手術,未來可能變成門診手術的比例將會越來越高。 一般而言,保險契約大多為長期契約,此種狀況無法完全避免。最好每隔1-2年和自己的保險顧問討論並適當調整自己的保險規劃。
還本型醫療險
還本醫療險好嗎? 適合哪個群族?
還本型醫療險通常是指滿期時退還所繳總保費1.02~1.2(各家商品略有不同),客戶感覺不似一般醫療險保費有無去回,但通常保費較一般醫療險保費貴數倍。所有商品被設計出來一定有適合的目標客群,商品本身沒有好壞,端看購買的客戶適不適合。因保費較一般消費型的醫療險保費貴許多,適合已經有了基礎的醫療險,希望增加醫療保障,經濟寬裕,又不希望保費有去無回的族群。
買還本醫療險要注意哪些事情?
a. 目前健保實施DRGS支付方式,病人遭醫院要求自費的機會增加,通常還本醫療險皆屬於日額給付型醫療險,應注意自身實支實付型醫療保障是否足夠,還本醫療險應計對病房費差額或收入補償、另行給付看護費用等屬日額型費用不足之處加以補強較適合。
b. 通常還本醫療險皆屬於日額給付型醫療險,考慮到通貨膨脹,要定期檢視自身保障是否足夠。
c. 通常還本醫療險給付項目多在住院日額及出院療養給付,通常手術或門診手術給付會偏低。
d. 生存金是否會扣除已領之醫療理賠金。
e. 是否含豁免保費?豁免保障的保障範圍?
f. 通常費率計算已考慮脫退率,通常無解約金,因此最好有閒置資金,選擇自己可以負擔之金額及年期。
g. 注意還本金領回後,醫療保障是否持續存在?或契約終止?
如何評估自己適不適合買?
基本上買保險是為了將未來可能發生的風險轉嫁給保險公司。買保險的目的不應該是為了要「拿錢回來」。通常預算足夠的可以考慮將還本醫療險當作第二張或第三章醫療保單。
意外險
能讓最少的錢發揮最大得保障,才是保險的精神!在死亡保障上,國人有哪些觀念是錯誤的?
1. 不知該買多少保額?
2. 死了才有賠,有點觸眉頭
3. 如果很長壽都沒死,保費不就浪費了
4. 想要拿回保費的心態
5. 希望保障期為終身
6. 保險有買就好,不太想要了解這麼多
7. 買了保險就什麼都該賠
8. 把儲蓄險當投資工具
該如何投保才是正確的?
1. 適當的預算(通常保費約占年收入1/10)
2. 足額的保障(計算家庭責任;或年收入5~10倍)
3. 根據自己及家庭的需求購買,不需人云亦云
保險公司銷售定期壽險上,有哪些年期可以選擇?
1年、5年、10年、15年、20年、25年、30年、55歲滿期、60歲滿期、65歲滿期。
民眾又該如何選擇?是一次滿20年期?還是先買10年?額度要怎麼選?
視家庭責任及需要決定保額及年期
例如房貸20年貸800萬,可買定期險20年期800萬或買遞減型定期險20年期500萬;例撫養子女至大學畢業所需費用500萬,可選擇定期險20年期或25年期500萬保額
。
每家壽險公司都有定期壽險,產品上是否有差異?
通常的差異有:
是否有保證續保?
是否可轉換契約?
是否有殘扶金?
是否有豁免保費?
選擇年期是否有彈性?
保額平準型、遞減型、階梯型
請業務同仁協助依本身所需選擇適合的規劃
除了定期壽險,意外險也有針對死亡有保障,該如何選擇意外險?
視工作危險性而定(例外勤人員危險性較內勤人員高,保額可高些;又如卡車司機或搬運工等,工作危險性不同,保額亦不同);又可考慮意外導致殘廢失能造成之經濟損失規劃額度。
意外險當中也有針對燒燙傷做理賠嗎?
有部分保險公司把燒燙傷納入意外險的保障給付範圍之內,依照燒燙傷面積、深度以及身體部位,只要符合保單條款燒燙傷之標準,便可獲得理賠,對保戶而言,生活上又多了一層保障。若輕微燙傷只透過醫院門診及住院治療者,意外醫療險即可提供理賠。
買了旅遊平安險、在國外發生疾病,旅平險也有這個保障嗎?
一般旅平險的保障,通常只保死亡、殘廢,以及意外醫療。視旅遊狀況,可加強保障內容,可選擇:
1. 含海外突發疾病醫療保障
2. 醫療理賠額度能倍增(在國外部分地區的醫療費用較高,保險公司也提供理賠上限倍增的福利。例前往美國、加拿大、日本、歐洲、紐澳有不同倍數限額的增加提高保單價值。)
3. 是否有海外緊急救援服務(海外緊急救援服務的項目有哪些? 每家公司
4. 提供服務項目及內容不同)---在國外發生疾病,如林志玲的墜馬、歌手額Selina燒燙傷都有專機送回,屬海外緊急救援服務項目之一
5. 是否含旅遊不便險(例班機延誤、行李遺失…)及個人責任險?(通常是產險公司出的旅平險才有該項目)
如何購買旅遊平安險?該注意哪些事?
1. 海外就醫應提供的資料(若在海外因疾病或意外而必須在當地醫療院所立即就醫時,可以在事故六個月內檢具收據正本、費用明細、診斷書、當次出入境證明文件影本,和核退申請書向健保局核退醫療費用後(核退金額上限依中央健保局規定),再向保險公司申請住院醫療險理賠。)
2. 除外責任不賠事項(如戰區、內亂及其他類似的武裝變亂區域)
3. 旅遊平安險期間不得高於180天,若高於180天之旅行活動建議購買一年期意外險
4. 出門在外諸多不便,挑選有海外緊急救援服務項目者,並將救援服務電話隨身攜帶
如果只是短期旅遊的民眾,光是買旅平險就可以了嗎?意外險也要買嗎?
視個人需求、旅遊行程、旅遊天數及觀光旅遊地區的治安等條件而定。
通常短期旅遊的民眾,建議買旅平險;一年內出國很頻繁或天數較長者建議
購買意外險。
意外險跟旅平險的保障範圍有何不同?
意外險及旅平險保障範圍相同:被保險人於本契約有效期間內,因遭受意外傷害事故,至其身體蒙受傷害因而殘廢或死亡時,依照契約的約定,給付保險金。
前項所稱意外傷害事故,指非由疾病引起外來突發事故。
意外險及旅平險之差別僅在保險期間:意外險之保險期間為一年;旅平險之
保險期間不超過180天。
如果跟旅行社或是刷卡買機票送的旅平險保障是不是會不夠?
旅行社旅行業契約責任險:由旅行社依旅行契約提供旅客旅遊全程之意外險200萬及醫療險3萬元此種保障是全程的,並不僅限於搭機。
刷卡買機票由刷卡公司提供之旅遊保障,其承保範圍視不同銀行而異,一般僅限搭乘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且通常必須用信用卡刷團費80%費用以上。
建議除旅行社及信用卡業者送之保障外應依旅遊行程及天數另添購旅遊平安險增加保障範圍及額度。
旅平險購買一定要附加那些險才會有醫療保障?(例如:海外突發疾病險)那旅行不便險或第三人責任險也要附加嗎?
海外突發疾病險通常出現於壽險公司之旅行平安險;而旅行不便險或個人責任險出現於產險公司之旅行平安險。
長看險
長看險是什麼?它給付的條件為何?
隨著少子化及單身的社會趨勢,高齡者長期照護問題日益明顯。長期看護險與一般醫療險大不相同。若被保險人若因意外或疾病造成條款之特定狀況時,經大型醫院診斷確定符合長期看護狀態者,且符合看護狀態一定期間後才給付。通常必須經專科醫師診斷確定,符合下列情況中的3項或3項以上者: (1)無法自己起床 (2)無法自己走動 (3)無法自己進食 (4)無法自己沐浴 (5)無法自己脫衣服 (6)無法自己如廁。
購買長照險時,保額要設定多少?
依實際家庭所需額度設計,一般來說以每月以每月固定的看護費用(或是照護者損失)、病房或療養院費用、經常使用之照護用品費用、家庭所蒙受的經濟損失合併計算。通常月給付2-6萬。
選擇長照險的標準為何?
1. 是否有含或另加豁免保費(及豁免內容)
2. 免責期間
3. 認定方式及標準
4. 給付條件
5. 給付內容
類長看險的選擇標準,以及購買金額為何?
依實際家庭所需額度設計,一般來說以每月固定的看護費用(或是照護者損失)、病房或療養院費用、經常使用之照護用品費用、家庭所蒙受的經濟損失合併計算。通常月給付2-6萬。
其他您覺得重要的補充內容。
選擇商品視本身需要選購,特別要注意:
1. 是否有含或另加豁免保費(及豁免內容)
2. 免責期間
3. 是否需每年認定一次
4. 注意理賠條件和申請方式。例如有些保險公司採用巴氏量表,有些保險公司則採用診斷證明書是否符合條款所載之條件,有些保險公司則依照是否有殘廢來認定長期看護事故的成立與否
5. 給付內容:給付開始至終止的期間。有些商品是用(年給付)可給付10年或20年或者是用(月給付)可給付120個月,240個月或是給付至終身,這些都是要參考的條件。
重大疾病及癌症
重大疾病險及癌症險有哪些差異?如果是針對癌症,有癌症險的人、需要再買一張重大疾病險嗎?
A. 重大疾病險及癌症險有哪些差異?
a保障範圍不同:
重大疾病險:目前最常見的重大疾病有7種,包含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腦中風、慢性腎衰竭 尿毒症)、癌症、癱瘓與重大器官移植手術。
癌症險:癌症
b.給付方式不同:
重大疾病險:一次給付性,通常給付完即契約終止,有些含壽險性質,身故另有身故理賠金;通常不管是否有醫療單據,罹患確診即理賠。
癌症險: 屬醫療給付。需有實際醫療行為,通常包括:初次罹患癌症保險金、癌症住院醫療保險金、癌症門診醫療保險金、癌症住院手術保險金、癌症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保險金、癌症義乳重建手術保險金、癌症義肢 裝設保險金、骨髓移植保險金、癌症出院療養保險金、癌症長期住院看護 保險金、癌症身故保險金。 需提供就醫資料(如診斷書、病理切片報告)
B如果是針對癌症,有癌症險的人、需要再買一張重大疾病險嗎?
如果預算可以,因保障範圍不同及給付方式不同是需要的。
在壽險公司的理賠經驗中,癌症的額度要保到多少才夠?有沒有計算公式?
癌症險因屬醫療行險的一種,一般而言,適合額度應考慮四大缺口:
i.病房費差額:通常會因為自己要求的醫療品質較高或各大醫院健保病床占床率太高,而必須負擔的病房費差額。
ii.昂貴或不給付的藥品:隨著新藥不斷研發,讓患者重獲生機,但健保列為不給付的項目。
iii.新型療法或醫材:許多藥品、特殊檢查,健保有差額自費或訂定給付上限,若民眾想服用高級藥、新藥、新醫療器材…都需自費補足差額。
iv.薪資損失:住院時可能會發生醫療費用的支出外,病患與家屬都可能面臨收入中斷的狀況,生病往往不是一個人的事情,對於這樣的間接損失,也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
建議和自己的壽險顧問討論自己的狀況挑選適合商品及額度。
癌症治療中,最大的花費是標靶藥物,如果想要採用比較好的標靶藥物,健保似乎多半不理賠,癌症險或重大疾病險有理賠相關的費用嗎?
目前健保不是沒有賠,只是健保給付較嚴格,只有少數患者能獲得健保補助,多數的病患與家屬還是得自行負擔標靶藥物的費用來對抗癌症。
一般癌症險給付項目通常是較制式之給付項目(初次罹患癌症保險金、癌症住院醫療保險金、癌症門診醫療保險金、癌症住院手術保險金、癌症放射線治療或化學治療保險金、癌症義乳重建手術保險金、癌症義肢裝設保險金、骨髓移植保險金、癌症出院療養保險金、癌症長期住院看護保險金、癌症身故保險金。)
因此有些實際需要的花費如不在給付項目中,會導致沒有獲得理賠之狀況。
除標靶藥物外,隨醫療不斷進步,許多新式療法可能無法納入傳統防癌險的理賠範圍及項目,才是不理賠的原因。
因此需要重大疾病險的補強,因重大疾病險屬一次性給付,較沒有理賠項目受限之問題。亦可增加實支實付醫療險做補強。
如果癌症患者選擇中醫針灸、吃中藥等等治療行為,保險也有理賠嗎?
問題回答同上題。是給付項目及方式的問題。如果患者已由西醫醫院確診符合條款中重大疾病的狀況取得診斷書,即可獲得理賠;理賠後可運用此筆理賠金自行運用。癌症患者亦可自行選擇中醫針灸、吃中藥等等治療行為。
如果買了很多張、不同壽險公司的癌症險,想要取消掉某幾張,要怎樣篩選?
通常癌症險沒有購買重覆的問題,各家保險公司皆分別計算及理賠。 癌症險的內容,相當多樣化,給付內容也大不相同,一定要逐家、逐條仔細比較。通常不同家保險公司給付項目未盡相同,其實比較建議分散購買不同保險公司商品互做補強及搭配。除非保障超過自身需求,保費影響財務健全,否則不建議任意取消。若真要篩選,應從自身風險角度考量,那些項目已有保障或替代方案,再來篩選,可請壽險顧問協助。
外幣保單
現在連醫療險、重大疾病險,都有推外幣保單,到底什麼樣的族群、需求,適合投保外幣保單?在買外幣保單前,要想清楚、注意哪一事情?
一般來說有以下狀況的比較適合購買:
1. 有多元資產配置需求者:如:目前有外幣資產或投資,如外匯存款、海外基金、國外的股票…等?
2. 教育準備基金:未來有子女要出國留學? 該國可流通貨幣與所購買之保單幣別相同?
3. 購屋資金準備:未來要在國外置產? 該國可流通貨幣與所購買之保單幣別相同?
4. 養老生活資金準備:退休後規劃到國外長住、養老、生活或旅遊?該國可流通貨幣與所購買之保單幣別相同?
5. 遺族生活資金準備:保險金受益人居住於國外?該國可流通貨幣與所購買之保單幣別相同?
6. 或有其他購買目的或未來有外幣需求者
。
在買外幣保單前,要想清楚、注意哪一事情?
在買外幣保單前,除了要檢視自身有無投保外幣保單需求外,要想清楚、注意留意:匯率風險;繳納保費是否辦理自動轉帳扣款,且該外幣扣款銀行是否為保險公司配合之銀行,減少保費繳納時手續費及匯費支出;是否有團體彙繳的優惠降低保險費。
千萬不要只是因為利率較高就購買,以免賺了利息賠了匯差。
如果6、7年前,買了澳幣保單,現在遭受匯損影響,那麼保戶可以怎麼做,才能讓自己的損失降到最低?
如果不是太急著使用,可直接把滿期金存到外幣帳戶中,等到匯率回升,再換回新台幣。或有出國的機會再提領現金當旅遊費用來源。
如果是剛開始買外幣保單,或是買了一段時間,但保單還未到期,保戶覺得自己不合適想反悔,要如何做出該停繳或解約的評估,哪種作法最適合自己?因為停繳、解約有損失,可以透過哪些方法或管道,知道自己能拿回多少錢?
如果是剛買,在十天契約審閱期間,可辦理保單撤銷。
若過了審閱期,未滿期前,躉繳型商品只能辦理解約,但一定有損失,可以詢問原保險業務員或致電保險公司保戶服務部洽詢;或該保險公司有保戶網路服務亦可用帳號密碼在網上查詢得知該年度保單價值。
期繳商品除解約外尚可辦理減額繳清,保費不用再繳,保險額度縮小,滿期的損失會較小。
解約一定有損失,建議購買前就審慎考慮。
不建議用保單貸款,因為一般外幣保單最多只能借保單價值準備金的2-3成,借款利率也較高。
投資型商品
什麼是全委代操保單?全委代操和類全委代操的分別在哪?
「全委代操保單」即連結全權委託帳戶的投資型保單。
目前總共分哪幾類?
大致使用之商品為變額年金、變額壽險及變額萬能壽險三種;收費方式採前收或後收二種;投資操作,分「100%全權委託」與「部分全權委託」二種;繳費方式分躉繳及期繳
和一般投資型保單哪不同?
一般投資型商品保戶自行選擇投資標的;而全委代操保單是委由專家做投資決策 。
全委代操和類全委代操的分別在哪?
全委代操:由要保人以保險契約約定委任保險人全權決定運用標的之投資型保險,目前市場上尚無此類商品。
類全委代操:由保險公司委託證券投資信託公司代為運用與管理專設帳簿資產之投資型保險。
。
類全委保單保單結構
『投資型保單』是結合『保險』與『投資』二種功能的保險商品,保戶所繳交的保費除了一部份來支應保險成本與保單相關費用外,其餘的保費則會依照保戶事先約定的投資方式與投資比重進行投資,由保戶完全享有投資成果,並負擔投資風險。
類全委保單及全權委託投資帳戶,又稱為「代操」,以委託專業投資機構方式進行投資,並針對客戶需求量身打造專屬之投資策略,投資人不需時時緊盯市場波動。交由專業團隊代為投資操作的投資型保單,因能克服人性弱點、確保投資紀律,較適合缺乏投資經驗、沒有時間及能力研究投資標的的族群。
a.投資型保單常見收費項目與收取方式如下:
1.附加費用:即保險公司營業成本。依目標保費(參考保費)或超額保費(彈性保費)收取不同比例之費用。
2.投資標的申購(贖回)手續費:通常購買ETF會另收取,其餘共同基金由保險公司支付申購(贖回)手續費。
3.保險成本:保險公司於每一保單週月日依被保險人性別、身體狀況、危險保額、當時保險年齡及生命表等資訊所計算之金額,作為保險契約約定壽險保障之成本,每月自保單帳戶中扣除。
4.保單管理費:為維持保單管理及運作所產生之費用,每月自保單帳戶中扣除。
5.部分投資終止及轉換投資標的之作業費:保戶每年享有數次免費標的的轉換,超過免費轉換次數時,會依據個別保單收取作業費用,並自轉換標的價值中扣除。
6.解約費:保戶申請全部終止投資標的時所收取之費用,自全部終止投資標的價值中扣除。
b.全權委託投資帳戶常見管理費、保管費及基金經理費等,皆為內涵費用。
。
全委保單績效怎麼查?
各保險公司網站投資型保單專區皆可查詢的到。 。
提撥率=配息率=報酬率=?
提撥率=配息率≠報酬率 類全委保單有一特色有類似配息的『固定題解』(提撥率)功能,保險公司每年會從保單投資帳戶提解一定比率給客戶,客戶可選擇領回現金或轉入在投資。但虛注意的是:若投資帳戶報酬率低於固定題解比率,可能會侵蝕本金導致投資帳戶淨值下划,有時會出現『賺了利息,賠了本金』的狀況。 。
近幾年來,能提供月配息的投資商品很受到投資人歡迎,而也有類全委保單設計了提解撥回機制,月配息和提解撥回兩者的不同在哪?
月配息投資型保單是連結多檔配息型基金,由保護自己選擇組合,配息率因組合或選擇各有不同,且連結的基金也不是保單專屬提解型全委基金投資型保單,及保單的資金是由壽險公司委託給投信公司操作,即享有大戶全權委託的理財服務待遇,提解率會較齊一、固定,通常只連單一檔全委基金;亦有商品可選擇不同投信公司代操全委基金供選擇。
兩種保單同樣都是沒有保證收益率,投資風險都由保戶自負;月配息型投資型保單,因為連結配息型基金,可用「配息字眼」,全委基金則只能用模糊的提解、提減、撥回等字眼,但皆是每月或每季固定撥給保戶一筆現金。
。
對投資人來說,那些族群適合月配息?哪些適合提解撥回?
一般而言會選擇月配息或提解撥回的族群大約有二:
(1) 追求固定收益族群: 以躉繳方式繳費,希望享每年固定配息
(2) 資產配置概念族群: 以躉繳做為核心配置,配息轉較積極之衛星配置
月配息較適合對投資市場了解,有自己的想法及判斷者。
類全委保單提解撥回適合對投資較無涉略及沒時間挑標的、看績效的人。
在購買這類型商品時(全委代操或類全委代操) 該注意哪些事?
a.委託的投信操作績效;慎選壽險公司以及其基金管理團隊操作風格和操作
策略(雖然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僅供參考)
b.收費方式:除原投資型商品之附加費用、管理費、保險成本外全委是否另有經理費、保管費。前收或後收:長期持有者選擇後收型商品較有利
c. 配息或撥回來源:配息與提領,是從本金來還是從投資利得而來?配息或撥回後淨值會不會下降?
d.配息或撥回分配方式:配息或撥回率過高會影響本金
e.配息或撥回幣別:和保單原投資別是否相同?降低匯率風險
f.代操資訊透明度:公開的資訊越多越好
g.選擇是否有彈性:部分全委或100%全委,是否可中途變更
。